待在總部的日子不短,總感覺相互之間忙于工作事宜,除簡單的見面招呼寒暄外,交流甚少,更乏換得情感共鳴的機會。此種現狀,猶似新兵蛋子推上戰場,什么都一片空白,更別說組個籃球隊在諸多列強中奮力一搏。我思索著,是去爭個臉面還是找尋可以拼出來的理論機會,如此一來,心理更混沌不清了。
于是一份理論上的集身高和身體強壯程度的10人名單擺上了籃球隊組隊日程。我理解籃球運動是體力活兒,磨合程度決定配合套路,還必須得有較為扎實的籃球基礎。而事實上,我們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是一支“混成旅”,隊員總體年齡偏大,籃球技術參差不齊,雖都在總部共事,但彼此之間并沒有過多交流,缺乏默契的配合。反而工會的熱情出奇高漲,給立下了組隊參賽最低目標,還邀請了一名專業教練,比賽裝備統一規劃購置。趕鴨子還要上架,更何況賽場上的結果是料想不到的。無形中,心理便充斥了搏一搏的理念。
信心是逐步建立起來的,陡然而來的一股勁兒只能稱作興奮。我們的集訓少了一份沖動興奮勁兒,因為相互目測一下身高和幾次身體對抗接觸下來,變知根知底了。真正提著精氣神給我們慢慢靠上譜的,還是那位體育職院的教練。教練在僅有的八次集訓中給我們反復灌輸聯防、快攻戰術,看似簡單但對整體默契程度要求很高,除了戰術歷練上的逐步磨合加深,隊員間相互熟絡,利用這次難得攜手的緣分去奮勇搏殺的信心也逐漸倍增。此外,技術中心的余佳泉成了大家訓練間隙的娛樂焦點人物,夸張的籃下動作與本就具備的臂展形成極具娛樂元素的畫面,久違的笑容掛在了每一位隊友的臉上。雖集訓時間不長,我認為基本達到了初步融合的目的,除了愛這項運動和團結協作的本能驅使,還因工作之余將籃球作為娛樂使身心得以放松,便沒有了遮掩和阻隔,小小的籃球也成為相互間溝通的引導話題,讓彼此覺得如此簡單而熟悉。
敗后再談其他,顯得有些在找借口,做敷衍之事。回想這短短幾日的比賽對抗,沒有因連續高強度的身體接觸帶來疲乏,而恰巧是這種團隊間的競爭引發了相互間情感交流的再一次升華。鄒暉作為年齡稍長的隊員,每場比賽必傾其全部能力,倒地爭球、奮力爭籃板的事都是他的活兒。輸了第二場比賽,嘴上最不服氣的是他;訓練中主動防守欲望最強烈的是他;幾次與對手發生摩擦沖突也有他的身影。我如此近距離的看到了這樣一位充滿血性陽剛之氣的大哥,沒有藏著噎著,理性率真的情感回歸得如此激情洋溢。撇開人員不齊整、賽場因素、分組不利等等現實的理由和借口,難道我們得到的不是更多?“雖敗猶榮”一詞已不能簡單地對這次組隊比賽進行歸集總結,“榮”的取義也應附有更深刻的涵義。競技體育其娛樂放松和快樂至上的目的已達到,除此之外,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堅韌和頑強的精神狀態,也應為之鼓勁加油,為情感回歸加油,為生活繼續鼓勁。
新聞中心
資訊詳情
四場球賽換來的情感回歸
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