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份問卷道出房建分公司青年員工心聲
“青年在想什么?企業該干什么?管理要做什么?”3月3日至25日,房建工程分公司圍繞這個主題,采取不記名的形式,在廣大青年員工中開展了一次問卷調查。截至25日,在上交的78份調查問卷中,該司青年毫無保留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道出了自己的心聲,為集團公司發現并解決青年員工群體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提供了借鑒。
最滿意發展平臺
房建分公司成立一年多來,蓬勃發展的勢頭猶如給青年員工打了一針強心劑,有效地抑制了人才的流失。該司55名青年員工表示,公司對個人最大的吸引力莫過于其良好的發展前景,同時良好的個人學習和能力提升機會也成了大多數人的共同選擇。
最憂心員工收入
青年員工認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與工資收入的緩慢增長、購房壓力的持續攀升構成了現階段青年員工的主要矛盾,使得青年對目前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負荷工作狀態下,青年員工期待公司推出更加優厚的薪酬方案,實現個人收入增長不低于企業利潤率的增長,從而分享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
最希望企業履責
該司青年員工呼吁,企業應履行責任。一是企業要為青年成長成才鋪路,組織各類培訓,建立更為有效的激勵機制,打破傳統的用人機制,更加大膽引進人才,大力鼓勵員工取證。認真思考如何留人,不要把本企業變成其他單位的人才培訓基地。二是企業要為青年創造條件,努力打破“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的不良現狀。爭取做到工作有張有弛、生活有情有趣,讓員工既能享受生活,又能勤奮工作。三是青年員工要將個人職業規劃與公司未來的發展自覺聯系,企業也要將二者納入發展規劃,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
最期盼人本管理
該司青年對公司實行集約化、標準化管理所收獲的成果感到由衷的欣慰,但也對現有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造透明清晰的管理模式,營造有歸屬感的企業文化,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制度。在分公司青年員工看來,員工與企業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公司除了應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不斷更新管理制度之外,更要將員工的需求作為管理的動力,員工要什么,管理便做什么,將僵硬的制度與溫熱的人性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統一。
(房建分公司 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