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的第三天,迎來了2010年的第一場雨。凌晨2點07分,不知什么原因醒來,打開窗戶,樓下院子里不是那么黑,窗沿上、地面上都濕淋淋的一層,下雨了!
又快過年了,不禁想起在外打工每年回家過年的情景。
那時也是在快過年時和爸爸聊天,他說這兩天會出現近年來的極寒天氣,我說爸爸夸張了,但又覺得鼻頭發酸,父母就是這樣,我到哪兒,他們就關注哪的天氣預報,我成了他們“行動的天氣指向標”。
過年大約兩個星期的假期。輪船、火車上除去四天,還剩多少時間?再除掉親戚朋友拜年的時間,跟爸媽獨處的時間又能剩多少?
臘月廿七晚拎著行李趕回家,還沒緩過神來,感覺又得拎著行李往火車站趕。到底是我們追不上時間,還是時間遺忘了我們?一年365天,在家也就那么幾天,有時候想想,到底是有多忙,才讓我們行色匆匆,來不及靜靜留守。
也許唯有過年才能給予我們一次靠近溫情的機會,讓我們從遙遠的電話那頭回到父母的膝下;唯有過年才能給我們一次盡孝心的機會,讓我們從繁忙的工作中回到父母的身邊。只是,時間太短暫,還有太多的心愿沒有實現。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感受著所謂的時代快節奏,來不及追溯,也來不及思考,自己的心情到底應和著怎樣的基調?也許只有在寂靜的夜晚,當整個世界都已沉沉睡去,細細回想,才能在心中重新勾勒出自己清晰的輪廓,才能碰觸到自己最內在的心窩。
也許,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們都在不斷地趕路,卻忘記了出路。
于是,我們經歷了所謂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期間,有過彷徨,有過失望,有過一種叫做“無可奈何”的心殤……可是,離開了爸媽,我們能做的只有堅強。時間還會過去,記憶也會抹去,可能真的是我們在飛逝,而不是時光在飛逝。
漸漸地,團聚也變成了一種奢侈。
那時原本已想好回家后跟爸爸發發工作上的牢騷,跟媽媽講講感情上的浮躁,可是,當踏入家門的那一刻,看著爸媽微笑的眼睛,所有煩惱便已統統拋掉。原來,溫暖的時刻不需要雜事的干擾,只要開心就好。
一年一次相聚,讓人越發珍惜。
現在我們已經不是嬉鬧的孩子,且已為人父、為人母,但卻越來越期盼除夕之夜的團聚,享受那份融融的親情。以前,總是以為,生命很長,而我們知道得太少,前方到底有多遠,還來不及估算,就已經意氣風發地去冒險,總以為前方會是風光無限,結果卻換來越發頻繁地下錯車站,有時發現,醒悟都已無法回頭,后悔無用,抱聲憾,卻也只能往前走。
原來,離開了父母,我們是那么地弱不禁風,但是,必須學會離開,才能變成他們最最堅強的依賴。
為人父母后才知道,我們,是父母的后半生;父母,是我們的前半生。
遺憾地是,我們無法成為彼此完全的人生。
塵世雖然紛繁復雜,但我們,依舊要心如明鏡,笑靨如花。因為,在某個亮著燈光的地方還有我們溫暖的家,我們的堅強與勇敢會是家人為之幸福的籌碼。
也許長途跋涉,也許歷經坎坷,但踏入家門的那一刻,也就成全了你我累計一年的情感寄托。
“常回家看看”、“燭光里的媽媽”、“游子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屬于自己的主題歌,無關浮華虛實,無關攘攘熙熙。當旋律再次響起,還能無意中溫暖地哼唱。我們,便走過所有的悲喜,回到了最初的自己。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千里之外的我們感覺家的距離,這么近那么遠,卻時時溫暖。
新聞中心
資訊詳情
年,這么近那么遠
瀏覽量
上一篇:
創先爭優促發展 經驗成果同分享
被拋棄的昨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