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建安“十二五”規劃》解讀之五
集團公司《建安“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建安規劃》)編制過程中,在完成目標、內外部環境分析、戰略及其舉措等工作后,思考較多的就是支撐和資源配置問題。
兩項基本保障
一是企業文化建設保障。《建安規劃》強調企業文化建設要融入中國五礦文化,堅持務實、改革、不斷進取、科學發展的精神。堅持以投資運營、生產經營為中心,面向市場,客戶至上,力爭股東相關利益方價值最大化的價值取向。辦好《二十三冶集團》報等內部文化陣地,進一步構建企業文化建設平臺,確保“十二五”規劃目標實現。
二是技術進步保障。《建安規劃》強調從傳統勞務密集型創收創效向以現代技術裝備施工生產管理高端業務經營轉變,提高業務效益規模獲取的科技含量。技術創新投入要逐步提高到0.5%;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管理應用水平,加快建設數字二十三冶;技術裝備擬投入2.5億元等,充分發揮技術進步提升效益規模和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作用。
四個要素資源
一是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開發的重點是人才,人才是《建安規劃》實施的第一要素資源。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首先要滿足“三大業務”的要求;其次要從業務經營方向解決人力資源問題,如拓展相對集中的建安項目將有利于緩解人力資源不足和成本過高等問題,還要進一步建設優秀的項目管理、專業技術、高級技工人才團隊。
二是項目實施管理資源。圍繞《建安規劃》項目經營,從總部、項目部管理兩個層面,優化、充實項目市場拓展、組織實施的管理資源。以制度化、標準化為抓手推行企業規范化管理,在“十一五”基本解決“經營公司”項目管理經營模式的基礎上,“十二五”要推行“強總部”、“集權集約”運行管理思路,加強集團公司、直屬經營單位總部組織建設,建立總部項目管理強有力的支撐。項目部管理層面主要推行規范化管理,優化制度、流程、表單、標準、作業指導書等資源,進一步提高項目實施的管理資源。
三是投融資管理資源。為確保“十二五”規劃投入資金的安全與效益,要完善內部投資決策體制機制,把握資金投入風險關。加強BT業務管理中心的管理,理順管理中心與項目施工承包單位的管理關系。發展“投資帶建安”經營模式、加強建安能力投資,打造嘉元礦業、租賃投資業務平臺,整合、提升投資事業發展管理資源。
四是風險控制管理資源。建安業務海外市場開拓、施工實施有風險;五礦集團內部市場的開拓、施工實施同樣有風險。向工程總承包、BT業務轉型,是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但運作過程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風險控制管理平臺搭建的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風險控制的任務就是建立應對風險的管理平臺,對每一個重大的風險及其對應的回報進行評價和平衡,依據平衡的情況采取包括回避、接受、共擔或降低這些風險管理的解決方案。
(改革發展部總經理 周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