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剛好來的時候,電話響了,看看來電顯示,是父親。
手機里傳來父親虛弱的聲音:“你在哪里啊,怎么這么吵?”
我有點不耐煩:“剛下班,在電梯里。”
“怎么才下班啊,長沙降溫了,天冷,多穿衣服。”
電梯走走停停,我漫不經心地問父親:“你在哪里?”
電話那頭遲疑了下:“在醫院!”
我緊張起來:“怎么了?”
“闌尾炎,動了手術,現在已經沒事了。”父親故作輕松地說。
“什么時候的事?怎么不告訴我,現在身體沒事了嗎?”
“是個小手術,不礙事的。”
“老是這幾句話,身體好還住院,讓我媽跟我說話。”因為著急我沒好氣地兇父親。
電話那頭,母親哽咽著說:“在廣州的時候就發病了,因為拖得久,都穿孔了,再遲一點就晚了。”
“怎么不在廣州動手術,生病了別耗著,說多少次也不聽。”
“廣州沒人照顧啊,在那邊動手術又貴,你爸說,你也老大不小了,在長沙還要買房結婚,得花好多錢。”
我一時語塞:“什么時候的事?”
“前天,當時情況很嚴重,你爸進手術室前特想你,就撥了你的電話。”
我突然想起前天下班擠公交車時,父親打了個電話過來,當時剛好車來了,沒等父親說話,我就嘟嚷:“車來了,先掛了,等會打給你。”父親那句“注意安全!”還沒說完我就掛了電話。沒想到這個“等會”卻是遙遙無期。我想如果真有事父親會再打電話來的,我為我的自以為是感到羞愧。
深深的自責涌上心頭,父親這一生,不管什么時候,不管發生怎樣的不幸,我永遠是最后知道的那一個。
高考那年,父親為給我準備上大學的費用,四處接短工,每天一大早忙完自家農活還要到別家趕工。在一次家具廠忙活中,因操勞過度體力不支被電鋸奪去了左手指,鮮血染紅了那個冬天。每每回憶至此,我的心就像浩大的月亮飄蕩在水上,恍惚得沒了方向。這些年,我一直不敢直視父親的左手。其實我知道自己真正不敢正視的是對父親的愧疚與虧欠。
搖晃的公交車,使我坐得更恍惚。移動電視上正在播報的一則新聞快訊拉回了我紛飛的思緒,主持人用充滿反思的口吻播報:“大家算一算這輩子還能和父母相處多長時間?”最近,這道計算題在各大論壇廣為流傳。“如果你和父母分隔兩地,每年你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就算父母活到85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父母相處多久?”這是一道令所有人心酸的算術題!
如果下輩子我們還在一起,請讓我換個身份來愛你,父親!此生未了,來生難料,原諒我用沉默埋葬了過去,你的上半生我無法參與,下半生我一定奉陪到底。但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新聞中心
資訊詳情
這輩子還能陪你多久
瀏覽量
領導沒有批評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