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明儲量9萬噸 潛在價值135億元
經過幾年艱苦的地質探礦,集團公司所屬的郴州桂陽白沙子嶺錫礦和株洲茶陵婆婆仙礦現已探明鎢錫金屬量共計9萬噸。經權威礦權評估機構評估,兩個礦山探明的鎢錫資源量潛在價值保守估計135億元。集團公司確立的礦業發展戰略經過幾年的推進,初顯成效。
篳路藍縷 在市場洗禮中成長
涉足礦業開發業務,是集團公司幾屆領導班子的夙愿。特別是加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后,如何在大好形勢下實現突破迫在眉睫,集團公司果斷決策,介入礦山開發投資業務。自2005年初集團公司設立湖南嘉鑫礦業公司,摸索開展礦業投資業務以來,已有6年時間。當時,集團公司在礦業開發經營業務上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但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下,二十三冶人開始了在礦業經營開發上艱難的摸索。有挫折,有彎路,但更多的是在逆境中一步步扎實的前行。
2006年底,根據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戰略要求和集團公司的業務特點,集團公司組建嘉元礦業控股有限公司,整合了集團公司旗下礦山相關業務,以施工帶動投資,開始大力拓展礦業投資項目。幾年來,在集團公司監事會主席劉偉國、副總裁劉韌的帶領下,我司礦業投資業務初具雛形,培養了一支專業結構合理、作風扎實、團結奮進的業務團隊,獲得了政府主管部門和技術機構的認同和支持,已成長為一家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和經驗的礦業企業。
2009年9月,根據集團公司“業務聚焦、管理改進”的戰略調整需要,嘉元礦業從板塊管理模式變更為子公司運行模式。公司相繼控股、接管了茶陵嘉元礦業有限公司和五礦桂陽錫業有限公司,在我省重要的有色之鄉茶陵和桂陽扎根落戶,全力以赴對茶陵婆婆仙鉛鋅錫多金屬礦、桂陽白沙子嶺錫礦資源儲量進行進一步勘探。經過艱苦扎實的地質勘探工作,目前已基本探明了兩個礦區的資源儲量,共探明鎢錫金屬量計9萬噸,潛在評估價值約135億元,為集團公司礦業開發業務取得了實績,打開了局面。
鎢錫金屬礦產資源屬國家稀有礦產資源,是國家礦山開發控制性礦種。《湖南礦產資源“十二五”開發規劃》指出,對鎢錫礦產實行保護性開采,開采總量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調控指標。嘉元礦業所屬的茶陵嘉元礦業有限公司、五礦桂陽錫業有限公司探獲的鎢錫資源具有很強的升值潛力和現實開發價值。
成績的背后總是凝聚著辛勤的汗水和付出。茶陵婆婆仙礦和桂陽白沙子嶺礦都處于偏遠的大山深處,交通、通訊、生活條件都較為落后,正常的生活設施也不能保障,工作條件極為艱苦。為按要求完成礦區勘探工作,礦區工作人員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跟著地質隊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用如火的熱情和超常的毅力完成了公司賦予他們的使命。
羅霄山脈 譜寫青春之歌
茶陵婆婆仙礦區處于羅霄山脈南段,地勢陡峻,地形坡度達20至40度,海拔最高近1000米。在這座巍峨神秘的大山里,要探明35.01平方公里的礦權不是件容易的事。
礦區的年輕小伙子們一大早上山,帶上干糧、水和工具,開始奔波在崇山峻嶺間。羅霄山脈不僅山高路陡,而且樹木林立,灌木叢生,要想在山中穿行、測量,完成地質填圖,極難操作,但是工作還得要開展,任務還得要完成。他們請來當地的村民當向導,劈柴開路。中午,因為地處深山中,他們只能就著泉水啃些干糧,把更多的時間放到地質測量填圖上。有時所帶的食物不夠,他們也只能強忍著饑餓堅持完成當天的任務直到下山。如果說累了可以堅持,餓了可以忍著,那么工作中意想不到的危險就會讓人防不勝防。礦區處在原始林區,常有野獸出沒。當地百姓在山上布滿了捕獵的夾子,并且因為地質原因,常常發生泥石流。礦區工作人員在上山工作時得時刻注意兇猛的野獸、捕獵的夾子和泥石流的威脅。一次,茶陵公司的一位年輕員工結束了在山里的工作,返回途中忽然下起了雨,常走的小路一下子霧氣彌漫,濕滑不堪,已是滿身疲憊的他腳底一溜,重重地摔在了巖石上,腿上立刻劃開了一道長長的血口,已經體力透支的他只能趴在石頭上歇了會,然后咬著牙關,懷揣著珍貴的資料一瘸一拐地回到了項目部。
就是憑著這股子精神,三年來,礦區的年輕小伙子們沒有放棄,始終堅持著、努力著,頂烈日、冒嚴寒,不怕苦、不怕累,參與完成了礦區內35.01平方公里的地質填圖和測量,以及礦區內3平方公里的地質詳查,地質鉆探30000米、槽探35000立方米。
湘南之巔 鋪展礦業藍圖
桂陽白沙子嶺錫礦位于郴州市桂陽縣與衡陽市常寧市交界的群山之中,從桂陽縣城到礦區需要兩小時車程。
2009年7月,白沙子嶺錫礦開始地質勘查工作,開展民硐與老窿調查。時值炎熱夏季,桂陽公司和地質隊共二十多人分為三組,為了趕早天氣涼快,每天早晨六點起床,六點半吃早飯,帶上地質工具后,七點出發開始爬山,進入礦區各坑道老窿進行地質調查。上午八九點的時候還好,山里比較涼快,就是翻山越嶺也不是太熱,到了十點以后,有的山峰高的地方海拔六百多米,肩上還要背著水壺、地質錘、羅盤和采集的眾多礦石樣,有路的地方還可以抓著路邊的樹枝、草叢攀爬,在沒有路的地方,則需要劈荊斬棘,開路前行,爬上去后已是氣喘吁吁,身上的汗水早已把全身衣服濕透。
由于礦區民采歷史悠久,大多數老窿積水較深,即使是在炎熱的7月份,老窿內依然較冷,加上坑道內光線較暗,頂部還常常掉塊,進入老窿都必須帶手電筒、穿雨靴、戴安全帽。從老窿出來,大家雨靴里都灌滿了水,汗濕的衣服也再次被民硐頂板的滴水打濕,冷得直打哆嗦。為較快完成任務,大家都沒有怨言,只花了10天時間,就調查老窿坑道189個,實測老窿坑道123個。順利完成野外地質調查任務,野外地質勘查任務又接踵而來。
野外地質勘查也是艱苦活,每天七點出發,要走到礦區的每一個地方,布點進行地質特征素描,往往是走到礦區最邊界需要兩個多小時,完成部分區域素描填圖后,已經是中午兩點多,就在山頂吃點餅干等干糧充饑,再接著完成剩余任務。開始下山已經是下午五六點,等到背著工具走回駐地,已經是晚上七八點鐘。那一段時間,桂陽公司和地質隊的人員每天都這樣堅持著,直到圓滿完成野外地質勘查工作。
冬季的鉆探工作同樣也是考驗。桂陽公司人手有限,為了能隨時督促跟進施工單位,公司所有人員每日圍著11臺鉆機穿梭。特別到11、12月份后常下小雨、小雪,氣溫驟降,山里的樹枝植被上都掛著冰凌,礦區臨時開鑿的泥土路在下雨后馬上凍結,異常溜滑,員工們需要手腳并用,一步一步爬到山頂,到達鉆機平臺,監督鉆探施工。下山更是難走,只能抓著樹枝倒退著下山,經常在路邊摔跤打滾,甚至有人一路摔了八九次。即使這樣,桂陽公司人員仍然夜以繼日督促施工單位加快進度,保證施工質量,同時配合勘查單位收集地質資料、做好鉆探編錄等工作。短短五個月時間就完成7436.6米鉆探進尺及鉆孔編錄。地質隊的技術員說,礦區的這種速度和效率,在其他礦區還從沒有過。
注重管理 在實踐中開拓創新
成績是智慧的結晶。面對礦山開發這一投資周期長、情況復雜的系統工程。桂陽公司在配合監督地質施工單位的同時,積極規劃、推進礦區建設前期準備工作,認真對任務進行分解,明確各任務的主擔當,保證各項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
桂陽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科學精細化的管理體系,理順部門關系,強化員工職責,還組織開辦了多層次的采礦專業知識和電腦知識學習班,對員工進行強化培訓,讓員工做到活學活用。要把礦山建設起來,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是,必須取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領導身先士卒,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全力以赴,積極與桂陽縣各級領導和部門加強聯系、溝通和協調。經過半個月的準備工作,礦山開發利用方案的評審會終于得以舉行,桂陽縣各主要領導和有關技術專家都參加了評審會,取得了預期效果,為礦山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茶陵公司員工在地質勘查中積極開動腦筋,根據項目實際,改變人工作業的方式,采用計算機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完成了500多米的鉆探編錄。編錄材料數據詳實,質量較高,獲得了施工方和合作方的肯定。在鉆孔巖性對比研究中,有員工發現了鉆孔的終孔標志,這一發現避免了不必要的鉆進,節省了勘探工作的時間和經濟投入,對現場工作極具指導意義。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完成茶陵婆婆仙礦、桂陽白沙子嶺礦的地質勘探后,嘉元礦業又站在了新征程的起點,按照中國五礦和集團公司的要求,將致力于成為優秀的礦業開發管理總承包商,全面帶動集團公司礦山工程總承包業務發展,最大程度地支持和完善中國五礦礦業產業鏈。嘉元礦業人不畏挑戰,將滿懷信心,埋頭苦干,用優異的成績回報一路關懷和支持她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