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建安“十二五”規劃》解讀之三
思路決定出路。成熟的企業發展思路應該是戰略、決策、戰術等三個層面立體智慧的結晶。集團公司《建安“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建安規劃》)編制過程中,團隊規劃思路貫穿這三個層面,但偏重于戰略層面的研討,兼顧決策、戰術層面的探討,繼而規劃形成了戰略、決策、戰術等三層面立體發展思路。
一、戰略層面
“聚焦、轉型、協同”,六字三組,相對獨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互為補充,有機結合,是集團公司“十二五”組合戰略的高度概括。“十一五”收官之年,從“安全、效益、制度”到“聚焦、轉型、協同”,是從管理思路到戰略思想的升華,是《建安規劃》體現的主要戰略思路,也是集團公司“十二五”發展的基本戰略。
“聚焦”,遵循歸核化戰略基本原理,凸顯主營業務,生產要素、管理資源向主營業務靠攏集中。“聚焦”,有人認為,和“轉型”比較,屬于第二位。其實,戰略思路第一位的還是“聚焦”。因為“聚焦”的任務還非常重。包括業務、項目、業主、組織機構、人力資源等等,還需要深刻認識聚焦的意義,提高攥緊拳頭的自覺性。其次,武林高手通常講究“站樁”,只有站穩了打出去的拳頭才有力。同理,轉型必須在資源相對集中的情況下,才能收到效果。
“轉型”,是指事關企業生死存亡、興旺衰敗的重大事項在本質上和模式上的徹底改變。這個本質上的改變,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變化,而是通過量變導致質變,或是不經過量變而出現的突變。規劃編制在使用“調整”、“轉變”概念時,正是把握了量和質的關系,以示區別。
“協同”,遵循競合戰略基本原理,講究的不是如何將對方打倒,而是共謀發展。“協同”,是《建安規劃》制訂中企業戰略研究的重點。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發展方式確立的“五個轉變”,其中“從貫通產業鏈向優化價值鏈轉變”、“從開拓發展空間向構建和諧環境轉變”所傳達的信息,均提示“協同”對于集團公司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價值。
二、策略層面
第二層面的發展思路是策略。策略是根據形勢發展制定的行動方針和斗爭方式。對于企業,策略是根據市場發展變化制定的經營方針和經營方式。“聚焦、轉型、協同”組合戰略思路完善后,需要解決策略層面的問題。《建安規劃》思考較多的莫過于“轉型”戰略的落地,如發展工程總承包切入點、路徑的思考,策略的做法是爭取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支持,實現零的突破,繼而擴大市場份額。還有戰略分步實施,用兩年時間基本完成“聚焦轉型”準備工作,爭取進入快速發展期等,屬于策略層面的思考。
三、戰術層面
戰術是進行戰斗的原則和方法,是企業解決局部問題的方法。第一層面的發展思路是戰略。企業戰略,思考的是做什么,憑什么去做。缺什么資源,解決什么資源。《建安規劃》對于戰術的思考,不可能過多的描述,但建立在戰略制訂的論證,規劃表述之外還是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思考。如項目規范化管理,屬于戰術層面發展思路問題,如何占領制高點,需要體制機制改革的支持。在體制問題上,是“強總部”,還是繼續對項目部無限授權,應該上升到轉型戰略的高度認識。《建安規劃》提出了問題,但這種戰術層面的思考,沒有細化。
總之,《建安規劃》制訂的過程體現了較為全面的發展思路。這種發展思路建立在三個層面。“聚焦、轉型、協同”,是“十二五”組合戰略,屬于第一層面的發展思路;為實現戰略目標與任務,確立的策略原則是第二層面的發展思路。具體項目市場運作的規劃,則是戰術層面的發展思路。《建安規劃》宜粗不宜細,規劃主要在發展思路的第一層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