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nia.org.cn/web/website/index_1010029964823910000.htm
來源:20110307 中國有色金屬報
2009年初,二十三冶一公司承接了印度220萬電鋼項目中的50萬噸立式焦爐建安工程和高爐鼓風機站、余熱鍋爐房土建工程及鑄管廠土建工程。
剛來的時候,大臨設施沒有建成,第一批到達的員工都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晚上沒有電,摸著黑還要與印度的爬蟲飛蚊“作戰”。吃飯也成問題,當地商品物資極度匱乏,蔬菜只有土豆、洋蔥、西紅柿等少量幾個品種,大米也比較粗糙,味同嚼蠟。水更是異常珍貴,最初的日子都是靠幾口小水井來維持生活,缺水的時候還要用灑水車到幾公里外的地方拉水。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項目部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大臨建設。 項目部的中心任務是建設4×35孔、年產50萬噸的立式焦爐。海外項目的難,不能單純地羅列為工期、質量、安全和效益的矛盾糾結,而是在全新認知的過程中對項目的探索、學習和融合。
第一,焦爐砌體沒有外殼,由保護板、爐柱、拉條等多種零散的護爐鐵件組合,并與砌體緊密結合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特殊的結構使得焦爐施工比較復雜。第二,焦爐本體部分的土建、筑爐、安裝集中在同一區域,每道施工工序緊密結合,施工現場平面很難滿足3個專業同時施工,施工協調是一大難點。第三,焦爐本體的施工各工序之間銜接非常緊密、主要工序無法穿插進行——土建、大棚安裝、筑爐、吹風清理、焦爐鐵件安裝、操作平臺安裝、烘爐、試車、裝煤出焦,環環緊扣。第四,焦爐總磚量大約有34000多噸,磚號繁多,而且很多磚號差異很小,很容易混淆;爐體砌筑施工精度要求很高,砌筑面上不僅施工人員多,檢查監督人員也多,所以稱得上是一個系統工程,施工管理尤為重要。第五,遠離國土,人員及機械設備調配相對于國內同類型工程施工困難要大很多,如何在施工前精心計劃、統籌安排,如何將國內先進的管理方式同印度的監理、業主的管理方式融合,適應國際工程的節奏都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一個小的紕漏,都很可能導致“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慘重后果。
百日攻堅 決勝煤塔
煤塔在焦爐土建施工中是塊“硬骨頭”,建筑高度34.845米,跨度達22.7米,模板鋼筋量及預埋件量非常多,目標工期緊,質量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為了滿足業主要求,項目部專門成立了突擊隊,為確保任務順利完成,從施工方案到具體生產組織,都及時開會進行研究討論,集思廣益,精心策劃。
3月的印度,正午高溫達攝氏47度以上,走進煤塔,四周都是墻板,儼然成了一個大悶罐,不要5分鐘,頭頂到腳底都會被汗水浸透。
為了保證鋼筋綁扎的施工進度,土建經理張林將煤塔煤倉按照1:1的尺寸進行實際放樣,從根本上解決了模板及鋼筋加工尺寸不準確的問題。煤塔墻板設計都是直徑25mm以上的鋼筋,而且量相當大,由于采用龍門架作為垂直運輸工具,上料速度慢,給施工進度帶來了影響。鋼筋班的弟兄們加班加點進行材料運輸,保證了鋼筋綁扎不間斷。煤倉斜板與周圍墻板交叉處及縱橫梁吊柱接頭處鋼筋的綁扎,施工難度最大,為了保持原料長度,減少搭接量,項目班組想出了“穿針引線”的辦法,在煤倉兩端的模板上預留洞口,將鋼筋從洞口一根一根地穿過。
煤塔處在4座焦爐的中心位置,由于焦爐砌筑也在同時施工,場地非常狹窄,人員和機械都受到極大的限制。在澆筑煤倉斜板混凝土時,泵車的輸送管不能直接到位,施工班組利用PVC管串筒,加快了施工的速度。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不留冷接縫,他們采用兩臺布料機同時澆筑,連續澆筑時間長達17、18個小時左右。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每天蹲守現場,嚴格把關,按照規范分層澆筑施工,保證了施工質量。
勇于突破 實干巧干
立式焦爐的設備安裝主要由三大車(推焦裝煤車、熄焦車、攔焦車)和附屬系統設備及軌道組成,總安裝量1537噸,軌道2254米。此外焦爐本體護爐鐵件安裝量2236噸,焦爐鋼結構安裝量562噸。 安裝在整個焦爐施工過程中是樹形象、出效益的一仗,但也是工期緊、難度大的一仗。面臨施工場地狹窄、甲供材料和設備到貨不及時、施工機具不到位、與土建施工交叉作業、現場無進料通道、無構件堆放區等眾多的不利因素,項目部多次召開會議,制定現場應對處置方案。要求各專業管理人員各負其責,相互協調加強溝通。在施工過程中強調主動管理,盡可能協調和創造安裝工作面。在各施工隊伍之間創造和諧氛圍,及時解決施工中的問題。
安裝現場施工緊張,空中、地下交叉作業,危險系數大,施工的組織工作非常棘手,項目部將各個班組成員分成互助組,采用對手賽的形式開展施工,關鍵時刻又打破工種界線,互助合作。由于施工場地狹窄,大型設備來場不落地,直接安裝,大大提高了安裝的進度,為整個工程的按期完成打下了伏筆。
2010年12月15日,是1號焦爐護爐鐵件吊裝的日子,為了保證吊裝過程的安全和焦爐砌體不受損傷,護爐鐵件有一套既定的吊裝順序,可是為了節省時間和費用,在不影響質量的情況下,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優化了吊裝方案,先將保護板固定在爐柱上,再進行整體吊裝。吊完第一根爐柱,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工作人員立即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要求,據對比測算,通過這樣的施工方法,項目部搶回了一周的工期。 站好安全崗 守住“生命線” 一公司印鋼項目部所承擔的任務,子項多而繁瑣、交叉作業多、管理跨度大,面對高難度、高風險的工程,項目部把安全工作的著力點放在了提高思想認識和執行力上。
工程一開工,項目部便多次組織召開安全會議,厘清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源,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和引導,每道工序的安全檢查都有專人負責。項目部與分管同志及每名員工都簽訂了責任狀,做到不留死角。 項目部各個作業層都按照“先培訓后上崗,有崗必有責,考核必獎罰”的原則進行安全質量事故的防范。工程開工前,針對不同的作業內容,對每個施工隊進行安全培訓和安全教育,讓廣大員工清楚地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各類培訓多達500余人次。
安全天天談,關鍵是要落在實處。為此,項目部除設置專職安全員外,還挑選覺悟高、安全意識強、有責任心的員工作為兼職安全監督員,對及時提醒和糾正作業人員的違章行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項目部還結合實際情況認真開展黨員“一崗三聯”活動和“安全文化月”活動,使安全生產工作活躍而又有成效。在所有參戰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公司印鋼項目部安全質量全面受控,開工以來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家”的文化 和諧的團隊
作為海外施工單位,項目部一直致力于建立“家”的文化,打造和諧團隊。
為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和隊伍的穩定工作,項目部黨員干部經常性地與員工交流思想,傾聽他們的心聲,遇到問題時,多加引導與激勵,幫助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不管是員工家里有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還是家中受災,項目黨支部都非常重視,積極做工作。
為了解決員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項目部開行通勤車,完善大臨生活用水和凈化飲用水設施,開辦了職工娛樂室,種菜養豬改善食堂伙食。日常工作中,項目部給員工過生日、送蛋糕,使員工感受到了大團隊、大家庭的溫暖。 樂觀豪邁 抒寫傳奇 “你把風聲當歌聲,你就是那唱歌的人;你把沙漠當大海,你就是那踏浪的人”。正如這充滿浪漫情懷的詩句,在近兩年的時間里,一公司印鋼項目部可愛的員工,帶著歡樂,迎接雷霆與陽光,用一個個故事撼人心靈,抒寫傳奇。
目前,在一公司印鋼項目部的工地上,鋪展的是一幅萬馬戰猶酣的大干畫面——各類吊車正在緊張起吊作業,100多名建設者鉚足干勁、頑強拼搏,齊心協力在為保3·30節點工期而全力沖刺,為推進集團公司“走出去”戰略而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