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n.rednet.cn/c/2011/12/28/2476955.htm
登載于紅網湖南頻道
二十三冶與株洲市政府簽約建設株洲職教園
紅網記者 劉怡斌 長沙報道
地方政府希望借央企強大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來發展本省經濟,而央企則希望背靠更多的地方資源來壯大自己。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湖南與央企對接結下的第一個碩果。
2006年7月,湖南省政府與中國五礦簽署協議,引進中國五礦作為戰略投資者,對二十三冶進行并購重組。隨后,湖南省國資委與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簽署關于股權轉讓協議,二十三冶由原來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中央企業、省國資委及員工持股的股權多元化企業。
“不善借外力者,不足以成大事”。思路決定出路,方向決定未來,以戰略高度和長遠眼光與央企對接,二十三冶掀起了發展的一個又一個高潮。
二十三冶的傳統產業主要是建筑施工、房地產、礦建礦井施工,但是由于投入不足,技術、管理比較落后,發展緩慢,急需改造提升。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并購重組二十三冶以來,為二十三冶發展提供了業務、融資和管理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推進了企業的跨越發展。
五年來,中國五礦向二十三冶注入流動資金30億元以上,支持二十三冶在房地產、建安、礦業業務擴張。二十三冶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年營業收入從2006年的26.3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72億元,利潤總額由2006年的2122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4億元。
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飛透露,二十三冶緊跟中國五礦國際化步伐,積極開拓國際工程承包業務,先后承接了波蘭弗羅茨瓦賓館項目、印度電鋼總公司220萬噸電鋼項目等工程,海外業務已經初步形成了四個區域性市場。
目前,二十三冶逐漸從建安施工企業轉型為具有較強投資實力的企業集團,構建起新的優勢,重點關注高新產業園區、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其中,新近簽約的株洲職教園和湘潭九華工業園戰略合作項目,工程建設與房地產總投資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株洲職教園作為中國五礦重點支持的項目,它所需要的資源我們提供,所需要的項目我們承建,所需要的后期的一些規劃設計和設施我們參與。”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則平說,“這種模式正是地方所需要的,一個是有央企的品牌,央企的融資優勢,更關鍵的是有央企的管理優勢。”
二十三冶與中國五礦的成功對接,成為了中央企業與地方央企對接合作的成功典范。
此次對接帶動了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與湖南多個地、市和企業的合作及在湖南的投資規模。五礦集團先后與長沙、株洲、益陽、郴州等地市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在當地啟動了多個礦山資源開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保項目,并購重組湖南鐵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有色控股、長沙礦冶研究院等院企。
這在中國五礦看來,主動與湖南地方企業對接,實現戰略合作,無疑是得意之筆,更是貿易型企業的一次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