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我們迎來了第11個記者節,科班出身的我雖身在企業,卻依然把它當成我的節日,當記者時的那些事兒依然歷歷在目。
親歷記者被打事件
2007年8月,我大四,只身來到江西《瓷都晚報》實習,我的實習老師是位女記者,正直勇敢,堅信筆下自有是非曲直。那一天,像往常一樣,聯系好新聞線索,我們帶著相機和筆記本出門了,目的地在景德鎮火車站附近。
正值夏天,口渴難耐,下車后,我拉著老師到路旁的小賣店買飲料。我們從冰柜拿了飲料便到柜臺付錢,店老板瞅了我們倆一眼,收了我十塊錢,瞬間他又將那十塊錢拿出來,沒好氣地說“你們這錢缺了一個角,換一張!”我又從錢包抽了一張五十的讓他找,他接過后又拿出來,生氣地說“這個也缺角了,再換一張!”老師皺了皺眉,拿回缺角的錢,讓我把飲料放下,拉著我徑直走出店門,并立即用相機拍下店面。
店老板意識到我們是記者,隨即將飲料砸向我們,同時用方言吆喝了幾句,這時從巷子里躥出幾個皮膚黝黑的漢子,將我們團團圍住,強行要求老師交出相機,老師嚴辭拒絕了。
交涉未果,這些人便開始威脅我們,因相機在老師手中,他們的主攻對象是老師,她的眼鏡被打落,眼角頓現一道血痕,并腫了起來。沒見過這種場面的我又急又怕,邊哭邊喊,圍觀的群眾愈來愈多,我趁機從人群中逃出,并立即撥打110,接通后我語無倫次地說明了地點和事件,然后又給我們新聞部主任撥了一通電話,請求支援。打完兩個電話我又跑回事發點,不顧一切地去維護老師,可哪是他們的對手。在聽到110警笛聲的那一刻,我幾乎是癱軟地抱住了老師。
我們都被帶到了派出所,做好筆錄后,又到醫院做檢查,黑店的一伙人被拘禁起來了。事后,我才了解到,這些黑店一般盤踞在火車站附近,打著做生意的幌子騙人錢財。他們只收一百元的鈔票,在柜臺下將顧客的錢換成假鈔又退回給顧客,若顧客拿的是零錢,便通過種種方法進行誘騙,直至顧客拿出百元大鈔。回去后,我和老師寫了一篇深度報道并配以評論,揭露黑店騙人的行徑,提醒市民小心提防,得到了極大反響。
有人說,記者是無冕之王,認為記者是最有本事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有人說,記者能夠“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社會的良知。也有人說,在十大危險職業排行榜中,記者是僅次于警察和礦工的第三大危險職業,記者被打事件屢見不鮮。采訪途中親歷的這起被打事件,現在想起依然后怕,卻也驕傲無比。
一天三個采訪不歇氣
依然是在《瓷都晚報》,時值中秋,報社策劃了一期以生活在城市的農民工為主體的專題,我和老師的采訪任務是異鄉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中秋節當天,我們外出采訪。在居委會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一處農民工租住處,這里的房屋相當密集,白天樓道里漆黑一片,我們借著手機燈光爬到了樓房頂層。農民工有些住在頂層的樓道里,露天的頂層被他們用油紙搭建起來,有作廚房用,作臥室用,也有作小孩寫作業的地方用。棚子里,男人們正在打牌,女人們有的在晾衣,有的在燒飯,孩子們正在游戲。說明來意后,他們欣然接受了采訪。
結束采訪的時候,接到新聞部主任的電話,瓷博會旅游志愿者風采電視大賽初賽下午在景德鎮陶瓷學院舉行,要立即趕往。老師將風采大賽的采訪任務交給了我,我收起筆記本和相機,立即前往景德鎮陶瓷學院,比賽結束后我到網吧寫好報道發給了老師。
這一天的工作并沒有完成,而后我和老師又接到一個采訪任務。景德鎮是中國瓷都,古代官窯民窯不勝其數,一些有瑕疵的瓷器貢品留存下來后,歷經時間,被埋在了民房地下,所以會出現很多挖地洞拾瓷器的人,有些瓷器是價值連城的。來到某即將拆除的民居,一個巨大的地坑呈現在我們面前,雖然在景德鎮盜挖瓷器的現象已不是新聞,但挖出如此大的地坑卻是鮮見的。我們采訪了附近居民,并大體測量了地坑的直徑及深度,爬上殘垣斷壁拍了很多照片,稿件配圖第二天上了頭版頭條。
稿子趕出來已是晚上八點,走出報社,已是腰酸腿痛,發現腳白天在地坑處劃破。抬頭望見圓月當空掛,頓覺饑腸轆轆,于是狼吞虎咽解決了晚飯問題。這就是記者在中秋節的一天。
有人說,記者是一個名利雙收的職業,報上有名、電視有形、廣播有聲,既拿工資又拿稿酬。其實不然,為了不使新聞這個易碎品貶值,記者不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還要能夠吃苦耐勞,隨叫隨到。
我也曾在地方電視臺實習,不管天晴下雨,或是半夜清晨,哪里有新聞,就要第一時間扛起攝像機趕往哪里。所以,媒體人也曾這樣評價自己的行業“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使。”
其實,這就是記者。為了保護社會良知,他們可以天不怕地不怕;為了伸張正義,他們躋身十大危險職業之三;他們的工作強度從來都不跟名利掛鉤,他們用攝像機用話筒用手中的筆,用他們強大的內心去創作去記錄去書寫,他們是時代的記錄者,更是時代的推動者。